-
跑道之外
走下跑道,走进课堂,杨鸿菲是新闻学院一名普通的本科生,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她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自己文化课的学习上,这注定了她无法像其他来自专业队的竞争对手一样,每天全身心投入训练。尽管教练和队里的师兄都对她关爱有加,但不管多深的感情都无法改变校内训练条件与专业田径队相距甚远的客观事实。这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种设想:假如杨鸿菲选择进入专业队,现在会不会有更好的成绩?面对这个问题,她的回答出乎意料地异常坚定:“完全没有。”在杨鸿菲的眼里,虽然进入大学意味着失去了接受更专业训练的机会,但大学的生活却给她带来了更为珍贵的东西。她在人大里所认识的朋友们,所学到的新闻知识,所参与的社团活动,都为她的未来增添了许多在长跑之外的色彩,也给了她在未来选择另一种生活机会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这一年来,她在校园里收获的东西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体现为一种极强的学习能力和灵性,重新反作用到了长跑上,帮助杨鸿菲更好地打磨自己的技术,也能够以更加镇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她可能遇到的瓶颈期,以及未来注定会出现的的种种困难。在校园赋予的珍贵的事物里,对杨鸿菲影响最深、同时她自己也最为珍视的无疑是和教练以及队友间的深厚情谊。在谈起自己的恩师于教练时,她口中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相信”。“我相信我的教练”“我相信我教练带着我我一定能出成绩”“我教练相信我这几个月的训练成果”……信任将这对刚刚结识一年的师徒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杨鸿菲心无旁骛,一心一意,谦逊地接受恩师的安排指导,在挫折中学习,在批评中进步;于教练全心全意地为爱徒制定专项训练计划,陪同出征比赛,家里烧了好吃的也不忘打包一份给鸿菲……师徒二人之间充满着亲密与默契,像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档,又像是血浓于水的父女一般。人们常常讨论是优秀的教练成就了运动员,还是出色的运动员成就了教练,可对于杨鸿菲和于教练来说,这从来不是个问题,他们的合作一直都是个相互成就的过程,在其中两个人都是绝对真诚、毫无保留的,这种高于一切的信任感是师徒二人出色合作的根基。网络上,“双向奔赴”是人们用来形容美好爱情的词汇,而在人大田径场上的这份“双向奔赴”则书写了一出温暖的师徒佳话。于浩飞教练在指导队员训练。在人大,杨鸿菲收获了各方面的成长。
-
枪响之前
杨鸿菲是人大长跑队里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也是当之无愧的“队宠”。在日常训练中,从钉鞋的选择到肌肉的放松,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会有师兄们在旁边细心地帮助。
其中,和杨鸿菲关系最好的是她嘴里的“青哥”,也就是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杨长青。今年五月以来,他还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杨鸿菲的陪练。四个多月的时间,杨长青全身心地陪伴在杨鸿菲的身边,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睡觉休息,几乎所有时间都呆在一起。”
暑假期间,在别的队友休假的时候,杨长青也留校陪同杨鸿菲为全运会做最后的冲刺。为了执行好陪练的任务,杨长青不惜把自己的日程调成了和杨鸿菲完全一样的模式。为此,他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几乎完全放弃了自己原本极具竞争力的个人单项的训练。
提到杨长青的付出时,于教练也高度评价了他的“奉献精神”。从始至终,杨长青对于躲在聚光灯后的陪练位置毫无怨言,在新身份里,他找到了价值和意义:“鸿菲进全运会是我们长跑队的骄傲,做一些牺牲我觉得是值得的。”在他眼里,陪练也是一种对他自己的督促,原本个人训练时偶尔会有偷懒的念头,但现在必须按120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真正起到陪练的作用。这段备战期,杨长青不仅完成了陪练的任务,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
无论是于教练、杨长青,抑或是杨鸿菲自己,都是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并肩前行,他们心中一致的信念铸造了深厚的感情。采访的最后,杨长青坦言,自己看杨鸿菲的比赛多少还是会比别人紧张一些,像是自己也站在跑道上。他还打趣道:“于教练虽然现在看着很平静,心里面肯定也紧张的很呢!”
他们的紧张,与其说是对于成绩的担忧,不如说是来自于彼此间胜似同气连枝的感情在其中作祟。在赛场上奔跑的只有杨鸿菲,但紧紧相连、共同跳动的心却有很多。这份注视有时会成为压力,但更多的时候,将化为动力,赋予杨鸿菲在跑道上最后冲刺的能量。
后记:在9月21日早上的全运会女子800米预赛上,杨鸿菲在第二组出战,最终名列小组第六,赛出了人大人的风采。无缘决赛的西安之行,固然多少留下了些遗憾。但不要忘记:杨鸿菲,今年刚刚19岁,她的赛场仍在未来。比赛结束之后,她悄悄地把自己的微信签名改成了“越努力越幸运”。属于她的路还很长,我们依然期待着看到她继续攀登,继续挑战,创造更多的奇迹。杨鸿菲与杨长青在共同训练。
文/本报记者 万语
图/千库网 受访者提供 -
成长之始
“这个孩子肯练,有追求,一定能出成绩。”教练于浩飞看着远处正在热身的弟子,目光里面充满了慈爱和期许。他眼睛里那个精瘦的女孩就是杨鸿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第一位自主培养冲进全运会决赛阶段的选手。一说起她,于教练的声线明显柔软起来,在他丰富的执教履历里,杨鸿菲或许不是最具天赋的那个,但一定是最为努力的那几个之一。为了保证自己的训练质量,杨鸿菲严格遵守教练的要求,坚持每天晚上十点半准时睡觉,清晨按时出早操,一日三餐都自己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并且记录下来交给教练进行统计……对于在专业队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日程安排显得疏松平常,并无太多新意,但对于一名大学生运动员来说,能在课业负担和外界纷扰中保有这份执着,不仅需要远超常人的意志力和专注度,更需要一颗能够褪去浮躁、沉潜海底的心。面对我们的采访,杨鸿菲话不太多,显然,相比跟人说起自己奔跑的故事,“奔跑”本身对她来说是一件更自在的事。在谈到自己广受称赞的自律时,她有些害羞,反复地强调“跑步对于我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语气里面透露着稀松平常,似乎不曾把这当成一种“苦”,但也没有强行渲染所谓的“快乐”。她十分坦诚地说:“离开校园后我可能就再也不会跑步了”,但只要还在奔跑,她就会坚定地付出一切。长年累月对于一种习惯的坚持,已经让这种别人眼里“超人”般的自律行为,变成了对于杨鸿菲来说自然而然的生活常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训练里每一次对于体能极限的突破,每一次对于更快速度的追求,对于“生活常规”的恪守,最终都转化为了比赛场上成绩的进步。大一刚入学时,杨鸿菲800米的PB(个人最好成绩)仅仅2分16秒,和一流高手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在今年6月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面对一众强手,杨鸿菲毫不怯场,跑出了2分10秒77的好成绩,一举锁定了全运会的参赛资格。在中距离项目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六秒的提升,这样的成长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短短九个月,杨鸿菲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名的大学生级别运动员,成长为了一名国家级的选手,全运会的亮相就是她迈向更高舞台的第一步。显然,在她的眼里,终点还远得很。未来四年,再提一个六秒,再往上走一个台阶,为什么不呢?比赛中的杨鸿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