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始

    期次:第495期    阅读:   

这个孩子肯练,有追求,一定能出成绩。”教练于浩飞看着远处正在热身的弟子,目光里面充满了慈爱和期许。他眼睛里那个精瘦的女孩就是杨鸿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第一位自主培养冲进全运会决赛阶段的选手。一说起她,于教练的声线明显柔软起来,在他丰富的执教履历里,杨鸿菲或许不是最具天赋的那个,但一定是最为努力的那几个之一。

为了保证自己的训练质量,杨鸿菲严格遵守教练的要求,坚持每天晚上十点半准时睡觉,清晨按时出早操,一日三餐都自己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并且记录下来交给教练进行统计……对于在专业队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日程安排显得疏松平常,并无太多新意,但对于一名大学生运动员来说,能在课业负担和外界纷扰中保有这份执着,不仅需要远超常人的意志力和专注度,更需要一颗能够褪去浮躁、沉潜海底的心。

面对我们的采访,杨鸿菲话不太多,显然,相比跟人说起自己奔跑的故事,“奔跑”本身对她来说是一件更自在的事。在谈到自己广受称赞的自律时,她有些害羞,反复地强调“跑步对于我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语气里面透露着稀松平常,似乎不曾把这当成一种“苦”,但也没有强行渲染所谓的“快乐”。

她十分坦诚地说:“离开校园后我可能就再也不会跑步了”,但只要还在奔跑,她就会坚定地付出一切。长年累月对于一种习惯的坚持,已经让这种别人眼里“超人”般的自律行为,变成了对于杨鸿菲来说自然而然的生活常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训练里每一次对于体能极限的突破,每一次对于更快速度的追求,对于“生活常规”的恪守,最终都转化为了比赛场上成绩的进步。

大一刚入学时,杨鸿菲800米的PB(个人最好成绩)仅仅2分16秒,和一流高手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在今年6月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面对一众强手,杨鸿菲毫不怯场,跑出了2分10秒77的好成绩,一举锁定了全运会的参赛资格。

在中距离项目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六秒的提升,这样的成长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短短九个月,杨鸿菲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名的大学生级别运动员,成长为了一名国家级的选手,全运会的亮相就是她迈向更高舞台的第一步。显然,在她的眼里,终点还远得很。未来四年,再提一个六秒,再往上走一个台阶,为什么不呢?



比赛中的杨鸿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