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汇聚“她力量”、分享“她智慧”、创造“她业绩”

    “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2021年10月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主办方之一,与从事性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分享性与性别研究成果的学校社团和关注女性权益的同学一道,为推进男女平等伟大事业、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文/本报记者 张夕 黄上峰 丁逸欣 谈凯
    实习记者 任卓伦 陈可 罗国梅 匡相儒 张镇业 柴欣颖 陈溶
    图/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千库网

  • 学生社团:良性互动,共创未来

    在推动、助力女性发展以及性别研究领域,我校学生与各校级机构之间也一直存在着良性互动。长久以来,大家协同一心,共同营造起探索女性事业发展、讨论性别议题的良好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性与性别研究社(Sex&GenderStudyCommunity)成立于2013年9月,是在校正式注册的性别领域学术社团。该社一直同其指导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团委、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着良好且密切的沟通。该社依靠人大丰富的人文社科资源,努力进行更为专业的学术分享,并通过举办读书会、讨论会等活动,不断促进性别议题的规范化讨论。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该社举办了“SGS问答”活动,匿名解答人大同学们关于性别的困惑。最后的问答字数超过10万字,取得了显著效果;在读书会上,该社也推荐并研讨了众多优秀书目,如《婚姻史》《王氏之死》,让一众同学受益良多……在这些努力的背后,学院的大力支持与众多老师的恳切建议,使得该社在刚开始尝试时便得心应手。性与性别研究社现任负责人、社会与人口学院2018级本科生杏子提到,他们与该社指导老师、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黄盈盈的交流较为密切。每当有新活动的想法时,他们都会主动去征求更有经验的老师与前辈们的意见,尽可能办出大家感兴趣又符合社团定位的活动。
    杏子表示:“尽管(开展更为专业的学术讨论活动)才在起步阶段,但也已经意外地得到了一些老师的支持或鼓励。”性与性别研究社以积极进取、发展向上的态度,逐渐构建起学生与学校良性互动,共同促进性别议题持续探讨、女性事业持续发展的良好沟通机制。
    性与性别研究社对“图书馆肖像更换”这一事件的追踪与报道引起了校内外的广泛讨论。2020年11月23日,商学院2017级本科生花树酱写信给校长信箱,希望能在图书馆悬挂的所有52幅男性名人肖像中增加一些女性形象。第二天,花树酱同学便得到了积极回复,她的建议也很快为校方所采纳。2021年3月8日,在第111个国际妇女节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起了一项投票,为“增加图书馆内女性名人肖像”征集读者意见。4月6日,增补的女性画像已进入绘制阶段,工期预计4-5个月。2021年10月25日,学校图书馆里悬挂上了玛丽·居里、李清照、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等杰出女性的画像。
    在这一事件中,既能看到学生对性别议题的关注与敏锐思考,又能体会到学校老师对相关话题的关注与倾听、尊重的意愿。性与性别研究社则将学生与学校关于性别议题的沟通导向了正确、积极的方向。
    回忆起性与性别研究社对整件事情的影响,该社上届社长、社会与人口学院2018级本科生小唯提到:“社团在这一过程中仅是一个旁观者、鼓励者、记录者。我们之所以决定记录这一事件,是因为即便跳脱出性别领域,这也是一个学生与学校互动的良好范例。”在这一沟通范例的背后,性与性别研究社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在与学生互动沟通、解决性别议题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性别议题研讨将更加规范,对汇聚“她力量”、分享“她智慧”、创造“她业绩”的思考与实践也更加成熟。
    (文中杏子、花树酱、小唯均为化名。)

  • 研究回溯:学者智慧,理性思考

    论坛之外,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们持续聚焦于性别研究,为促进性别平等、女性教育做出了独特而丰富的理论贡献。他们在观察和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性别平等的认识,也希望将更多关于性别平等的观点和建议分享给他人。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周铭在阅读大量西方文学作品的同时,对西方文化语境下女性的崛起历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表示,“新女性”这一概念的出现,除了主观上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形态从农业向工商业的转变,让女性也可以胜任流水线上的工作。特别是在一战后,女性需要保障大后方,填补男性参军后留下的工作缺口。周铭说:“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美国重提中产阶级家庭的概念,让女性持家带孩子。因为男性劳动力想要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今社会,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但在这个男权意识形态还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下,女性在职场上仍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周铭分析道:“现在比较好的是性别歧视已经从显意识层面被打压下去了,但是在隐性层面它还是会存在。”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程秀英也表示,女性在职场上遭遇的隐性不平等更加微妙一些,有时候会以照顾或者保护的面目出现,却假定了女性的弱势或者劣势地位以及能力。
    “这种时候情况就比较复杂一些,需要具体化的策略,去判断何时要以职业化的标准要求一视同仁,何时要承认并接受女性的独特性。”程秀英说。可见,保障女性在职场上的性别平等,在实操层面需要和具体情况相结合。对此,周铭也表示,任何女性平权运动,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脱离当下的时代语境。他提醒道:“我们要去攻击整个的这种体系里边的不公平的现象,但是千万不要把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跟某个个体绑定起来,然后要求那个个体去承担所有的罪恶。”
    但是,现在一些激进女权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原教旨主义,有强烈的排他性,完全背离了其初衷。“女性主义研究的本意是是解构这种压制性的权力结构,将它翻转过来变成平等性的,”周铭说,“等达到这个原则之后,性别这种意识其实是要被消解的。每个群体只不过是差异而已,但是差异并不意味着等级。”
    老师们的深入思考,带领着同学们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性别平等问题。虽然论坛已经结束,但中国人民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对于性别平等诸多议题的关注和研究仍在继续,助力女性发展的步伐也不会停下。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大学子会在学者们的指引下,继续为推进性别平等、培养高质量人才贡智慧和力量。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代表及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参与论坛。

  • 会议回顾:赋能女生,助力成长

    2021年10月21日上午,为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发挥教育在培养正确社会性别观方面的作用,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与女大学生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等出席论坛。
    论坛对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高度关注。刘利民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坚持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努力保障男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今后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进一步聚焦当下女性发展关键问题,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为促进全球女性赋权及男女平等事业献计献策。助力女性教育发展不仅需要协会合理规划,还需要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措施。对此,靳诺表示,作为“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将持续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热心支持女性教育的各机构一道推进男女平等的伟大事业,书写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彩篇章,汇聚“她力量”,分享“她智慧”,创造“她业绩”。
    在会议的专题研讨环节中,“得到”App副总裁冯启娜综合多位专家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如今女性发展的优势。在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变的时代大潮中,以“管物”为核心的刚性管理逐渐让位于以“识人”为核心的柔性管理,女性善于共情、善于合作、善于沟通等个性的特点让她们具有更高的领导力。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校园性骚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和红在发言中提出,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开展性与性别平等的教育,完善校园性骚扰防范制度体系,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与普及。校园与社会合力才能够更有力地应对校园性骚扰问题。
    那么,女性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呢?发言人们也给出了答案。冯启娜鼓励女大学生通过教育“唤醒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充分发掘女性的自我优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甄贞从自身经历出发,建议女性要有大格局。当智慧与能力足够时,运用专业知识扶助弱者,热心公益,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发声。
    同时,与会代表们还在社会和教育体系层面建言献策。科大讯飞副总裁任萍萍认为现代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女性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女性可以与AI共同起舞,可以因AI与时代同频。教育体系层面,以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例,新加坡管理大学学生事务总监郑宝莲通过引入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型框架,以金字塔比喻和有关真实案例,展示了学校如何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此次论坛从女大学生发展这一小切口切入,以“赋能女生,助力成长——高质量教育体系视域下的女大学生发展”为主题,积极回应“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对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在论坛发言。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在论坛致辞。
    “得到”App副总裁冯启娜在会上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和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