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带上信仰,去寻找你的国度吧

    当《风之谷》里的娜乌西卡最终帮助人类找寻回了家园,她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山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来自谷底的风吹起她的头发,她目光如炬,任凭风声将她的话传递给远方——“带上信仰,去寻找你的国度吧,哪怕倾尽一生。”动画片塑造着一个个执拗可爱的人物,向我们传达着最真挚的情感;用纯粹无暇的结局,缔造着属于孩童的美好乌托邦。逐渐长大成人的我们,因为看过太多残缺不全的事物,开始对完满的东西嗤之以鼻。我们喜欢看动画片,在于动画片能用纯粹的“信仰”减淡我们心底那一小块昏暗。那些被一次次打倒却总能站起来的人物、那些被不断被阻挠却从未放弃过的尝试、那些逼到绝路里仍能获得新生的情节,就像过滤器,过滤着我们心底的那些的污垢,一点点地,还原它原本的澄澈。
    就像小魔仙一定会战胜黑魔仙;就像喜羊羊总能用智慧帮助同伴逃离狼穴;就像成龙历险记里的老爹总能在关键时刻拯救小玉,动画片在用一种重复的、笃定的善意,帮助我们铸造信仰的铜墙铁壁,让我们不再那么容易被现实的利剑刺伤,不再那么容易“溃不成军”,即使身处困境也仍有往前走的勇气。就像“能灌篮非高手”在采访里提到的:“你说我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早不该相信这些了,但是动画片一遍又一遍地用完满的结局叫我去相信,相信一些我现在触不可及的美好。”
    每一次重温经典动画片,都是在对自己做一次心灵洗涤,捡拾一些遗失已久的纯粹,重又相信一些确切存在的善良。宛如海边拾贝,我们在动画片里慢慢拼凑自己的价值观念。
    “能灌篮非高手”在一次次重温《灌篮高手》的过程中,寻觅到真挚而遥远的兄弟感情。在交流匮乏的当下,那些纯粹的东西始终“值得他喜欢和怀念”。
    “棉球方块”把动画片比喻成“苦中带甜的黑巧克力“。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她逐渐感知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好和不好两面。
    “陆小果不是我”把动画片视为自己的“白月光”。《果宝特攻》里的主人公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时的热血,《马丁的早晨》里“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的希望,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之间纯真的友谊,是她童年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她内心深处难以忘怀的美好。
    “Adelan”则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逐渐体味到自身的重要性。他发现,不同于动画片,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绝对的主角与配角,他是其他人的匆匆过客,却是自己的绝对主角。
    动画片讲述的那些善良、勇敢、坚韧,那些责任、友情、梦想,一点点拭去我们心灵上的灰尘,重又搭建起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着我们的品格。在“Adelan”心中,动画片是一种守护美好纯真的东西,能够让他不管碰到多棘手的状况都有勇气迎难而上。“我看过的很多动画片里都教育我同一个道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要丧失勇气和对他人的善意。”他说。
    动画片所给予的希冀和爱,勇气和光,在无形之中成为我们成长的养分,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的美好,并将这种美好与感动,无声地传递下去。

  • 光影流转,动画不老:回归屏幕中的乌托邦


    “大风车吱呀吱呦呦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当耳畔响起熟悉的旋律,童年就回来了。
    开飞机的舒克、开坦克的贝塔,降妖伏魔的葫芦兄弟,平凡而快乐的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或许是我们对于自由、正义、智慧、幸福的元初定义,是我们对于奇幻新世界的第一次探索。
    难忘那些夏天,难忘手捧西瓜目不转睛地等待下一集的忐忑,难忘变成英雄或是公主的天真幻梦。无论长大到多少岁,动画片永远有让人回归过去的魔法,有让人不自觉微笑起来的力量。
    至少今天,让我们乘上时光机,穿越任意门,看看那时的我们和那些久违的朋友。文/本报记者 刘彦彤 朱菁榕 陈存
    图/千库网

  • 3.不管前路多么崎岖,都比站在原地要接近幸福

    当我们回到过去,回到动画片本身——它是艺术的呈现,是启蒙的教育;是工具,更是艺术。1960年将水墨画与电影艺术相结合的《小蝌蚪找妈妈》,让人潸然泪下,让宫崎骏拍手叫绝;1980年中国第一部木偶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至今豆瓣评分仍高达9.2分;1986年仅用剪纸艺术呈现的《葫芦兄弟》成为了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童年。
    儿时的我们看动画似乎只关注情节,只在意故事,从未细致体验过作者每一处别出心裁的设计背后的价值。我们在不经意间长大,但总有人还年少,总有人还处在顽皮的童年。
    当我们不需要固定时间守在电视前就能看到动画片,互联网时代的儿童还能否拥有我们当初质朴的快乐?动画频道日渐丰富,动画片越来越多,动画市场里的作品还能坚守初心吗?在“小麦克”和“海绵猪宝”看来,当前的动画片存在诸多不足,普遍较为浮躁、低智,在情节的设计和人物的塑造上缺乏深度与思考。受访者“火锅”也认为,虽然当下的动画片制作技术日渐精良,但动画片中所输出的价值观却难以保证。这些问题就像一层迷雾,促使我们不断回忆从前,回忆那个故事动人、情感丰盈的年代,也对当下的动画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同宫崎骏所说:“不管前路多么崎岖,都比站在原地要接近幸福。”无论现存的动画片市场如何发展,我们仍然要向着经典看齐,仍然要期待会有更多优质的作品出现。我们想要看到的,是精良的画幅和构思精巧的情节、是充满教育意义的有趣故事,更是中华文化铿锵有力的自信,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
    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精彩而有意义的动画片。每一位孩子,都需要来自它们的温柔抚摸和坚韧力量。
    回看那些日子,灰太狼永远在电视里喊着“我一定会回来的”,名侦探柯南永远是长不大的样子,仿佛电视不关故事就能长长久久地持续下去。儿时我们期盼变成大人、变成无所不能的英雄,长大后却又怀念当时的美好与纯粹,怀念那个坐在小板凳上等待下一集的自己。
    昨日如风,童年已不可再追,但记忆不会消散,它一直封存在我们的心底,伴随着它遗留给我们的温暖和幸福,勇气和智慧,与我们一起长大。
    乘上时光机,穿越任意门,重温童年的旋律,珍藏儿时伙伴的印记,也让怀念停留在时间的潮水中,和更多未来的孩子一起,涌向新的世界。

  • 1.每天过得都一样,偶尔会突发奇想


    谁是你童年最好的伙伴?不是那个手牵手一起上下学的人,不是那个一起嘻嘻哈哈的人,在 Juice 看来,哆啦 A 梦是她童年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带她穿越过去、探索未来。放学后、父母还未归家的那段时间,因着这个圆滚滚的伙伴而变得充满童话色彩。
     不只是 Juice,对于许多人而言,动画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它不仅意味着一个画面、一段旋律,还可能代表着一次幼稚可爱的模仿秀,或是与父母紧张而刺激的“斗智斗勇”。同时,它也象征着一个从未缺席的朋友,一些弥足珍贵的陪伴和体验。
     关于儿时与动画片相关的记忆,“棉球方块”回忆道:“小时候,我会自己在家里模仿哪吒传奇里的九尾狐,把被罩披在身上,用 A4 纸折几个长指甲,再用大衣毛做几个尾巴,假装自己美若天仙迷倒皇帝;还曾经给芭比娃娃做过衣服,自己给她缝了很多裙子和筒袜,精心地打扮她们。”
     “小麦克”则提到了他儿时为了看动画片而和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为了“多看五分钟电视”,他时常伺机而动,每当父母外出,便时刻注意着时间,估计“大风车”栏目的时间将近,就赶紧打开电视。当家长快回家的时候,就迅速把电视机关掉,并用湿毛巾给电视降温。“这可是很考验眼力、脑力和速度的”,提及那时的自己,他至今仍忍俊不禁。
     “海绵猪宝”也分享了自己小时候与动画片的趣事,“当时我的年纪还很小,所以自己已经没什么印象,但我妈妈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我正在看一部国外的动画片,妈妈在旁边洗衣服。当我看到动画片中一只小老鼠掉进洗衣机里的情节,担心得大哭,催着妈妈帮我把小老鼠救出来。”
     对于动画片的回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但同时,我们也分享着一些记忆,共同哼唱着某段歌词,也为同一个情节落泪或是欢喜。
     “每天过得都一样,偶尔会突发奇想”,熟悉的旋律在脑海中重映。那些童真、幻想、顽皮和梦,伴随着我们走过多少个睡前静谧的夜晚,充盈着每一颗曾经天真的心灵。在那个娱乐手段尚且贫瘠的年代,“只要有了哆啦 A 梦,欢笑就无限延长”;只要有了动画片,就能去比远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