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家书”主题团日活动开展

    期次:第499期    阅读:   

本报讯(记者 钟俊杰 孙舒宇)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校团委向全体2021级新生团支部团员推出“第一封家书”主题团日活动。活动包括各支部组织以“家书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延河讲师团”开展“红色家书”主题宣讲、支部组织成员参观家书博物馆等内容。

本次“家书文化”主题活动旨在以“家书”为切口,让同学们感受传统的家书文化、增进党史教育。同时,本活动也帮助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们逐步适应大学生活,以手写家书的形式与亲友们分享大学生活的状况。

“红色家书”主题宣讲内容丰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听完宣讲后,教育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黄杨光对抗美援朝时期战士们的家书有许多感触。这些信让他感受到了70年前那场伟大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战士铁汉柔情的一面。“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英勇向前、不怕牺牲,冲在了战争的第一线。”这些家书让黄杨光更加钦佩、崇拜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并立志向他们学习。

在家书博物馆中同样可以了解到家书和家书文化的发展传承史。从战国时期的黑夫家书木牍,到唐代二娘子寄给母亲的声声牵挂,再到民国陈独秀、胡适的交流信札;从解放军战士许英写给母亲的家书,到五十年代带着浓厚时代气息的家书,再到改革开放前后,国人的家书呈现出更加多元开放的特点……一封封家书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同学们从参观活动中了解到了更多家书知识。让明德书院2021级本科生薛路怡印象最深刻的是“侨批”这种特殊的书信形式。侨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她感叹道:“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打工的人很难将家书送达家里人手中,但是他们仍然会自己创造一种方式将情意传达给家属,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据悉,“第一封家书”团日活动结束后,部分班级会将团员的家书集合成画册,进一步整合、展出同学们的心得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