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无障碍设施共助学子通行

    期次:第499期    阅读:   

实际上,盲道只是方便视障同学生活和出行的诸多无障碍设施的一种。白杨在回答举办“盲道问题随手拍”活动的动机时曾说:“其实盲道属于最基本的无障碍设施。这个活动旨在引起同学们对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关注。”

同盲道一样,学校的其他无障碍设施也遍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诸如图书馆和立德楼电梯的低阶按钮,其设计高度充分考虑到轮椅使用者的需求,上面的盲文浮雕也方便了视障人士的使用。学校在寝室和教学楼的每层楼均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并配备专门的如厕工具,如低位的男士小便器、残障人士专用坐便器、无障碍扶手等,给有特殊需求的人提供了便利。学校也安排了清洁人员进行打理并派人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状况。

学校官方也积极推进无障碍通行环境的打造。一直以来,校园建设管理处结合学校的总体建设规划和不同区域建筑的修缮计划,在保证道路、校园整体景观的完整性以及正常使用的同时,逐年推进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配套完善。在未来的规划中,学校将结合现行规范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逐步解决全校老旧建筑无障碍设施不规范、不系统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人行道路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今年人大继续进行了盲道的大规模设计、重修,盲道占位的情况已经改善许多了。”心初说道。

2021年金秋,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周文晴。由于视力障碍,她在追梦路上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克服了成倍的艰辛。而人大为她的入学也提供了物质、精神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特制研究生笔试的盲文试卷,直接邮递至南京以方便周文晴参加2021级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保证视障同学的顺利入学和日后的学习生活,学校在目前已经有了电梯、缓坡等利于视障人士的基础设施上,进一步把理学院和心理学系的门牌做成便于视障人士触摸识别的规格。

此外,自2016年起人民大学就有序推进了坡道改造工程,在2021年更是利用暑假全面推进了东风6楼、东风7楼和品园楼群学生宿舍无障碍坡道改造工程。坡道改造不仅为轮椅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使学生更容易搬运大件行李或使用小推车。经济学院2020级本科生梁振宇说:“因为学生经常在宿舍往返运很多东西,之前没有坡道非常麻烦,只能逐一抬下小车再搬上去,现在有了坡道就可以直接推车上去了。”

由此可见,正如何欣所说,无障碍设施并非只是专门服务于残障人士,而是服务于任何有需要的人,也正因如此,无障碍环境的搭建也并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的事,而是所有人都应投入精力的大工程。无障碍措施是对所有人的关怀。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校园管理的一环,应该未雨绸缪而非临渴掘井。梁振宇也说:“无障碍应该更强调对全社会‘accesstosomething’(有用),它应该方便每一个人,让我们能办成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办不成的事情。”身在校园的大学生自觉自愿维护盲道在内的所有无障碍设施,不仅是对残障同学的尊重和保护,也能够方便个人的通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个人的目光所及与脚步所至虽不算远,但倘若人人都能做到在目之所及内留心观察、确保脚步所至避开残障人士的专属设施,无障碍环境的构建指日可待。希望你我都能行动起来,不止在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也能在平时生活中,多一分关注盲道、关注无障碍设施的心,让这个世界多一些“便利”,少一些“麻烦”。

(文中心初、小何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