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馨蕊 吴静雯 高明丽 马宝灵)10月27日至11月3日,我校学生会携手研究生支教团共同举办“情越千里,见字如面”书信交换活动,用文字搭建起了情感沟通的桥梁,为新疆塔城乌苏一中以及河北雄安雄县一中的孩子送去人大学子最诚挚的祝福与最温暖的鼓励。
10月27日,我校学生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活动招募推送,该推送一经发出便受到众多同学的热烈响应,20分钟之内报名人数就超出预计名额。10月30日至31日,一百名志愿者们陆陆续续地上交自己写给远方同学的一封信,信中承载着他们对于过去的总结以及感怀。
志愿者们通过回忆自己高三备考的经历和考入人大所抱持的信念,传递了对孩子们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期盼与鼓励。11月3日,学生会收齐所有信件,统一装入信封并打包寄往新疆塔城和河北雄安。
这次活动既是把志愿者的个人体验分享给远方陌生人的过程,也是能够让他们内视自我、接纳自我的机会。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袁双平表示,参加这次活动是因为期待自己能有一个无话不谈的笔友:“我希望在之后一次次的书信来往中,让他们更加了解人大和喜欢人大。”
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本科生江子彤则说:“支教团的师兄师姐和乌苏一中、雄县一中的孩子身上涌动的热情与活力,让我立刻想起了自己高三时的迷茫。在那时,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人坚定地告诉我,我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作数。所以,现在的我想要把这份肯定与鼓励交给远方的陌生人,希望我的信能坚定对方勇敢走下去的信心。”
谈起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社会与人口学院2020级本科生韩臻远介绍,这样书信的交流不仅能让同学们感到自己与他人的联系不像想象中那么远,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他们试着去为这个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它给同学们带来了对志愿活动的新认知。有时我们未必需要去做一些直接改变别人生活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可以只是抒发和改变我们自己。”她说。
“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鱼传尺素,情越千里。志愿者们的信已打包出发去往远方,与一个美好的未知会面。见字如面,远方的同学将在深秋时节与人大志愿者们相见,共赴一场无畏的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