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死讳莫如深。
“我的一位亲人患有癌症。而她与家里人对死亡的态度是沉默,可以说他们对死亡‘缄口不语’。”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生黄祎回忆道。
“在申请创立这门课时,一件特有意思的事情是,我当时直接用‘死亡课’作为课程名称,学校在审核时对直呼死亡其名有所顾虑,问我要不要修改名字。这件事反映出来,死亡话题仍是一个禁忌,甚至在高校的课名中,我们都会试图回避。”死亡课的任课教师之一隋玉杰提到。
从古至今,大多数人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大人们编造出“去了很远的地方”的谎言,在孩子与死亡的概念间竖起屏障;在成年人的谈话中,“死亡”也会被替换成“走了”与“驾鹤西去”。黄祎无奈地说:“中国社会缺乏死亡教育。太多人‘谈死色变’,它没有被直视过,但却笼罩着每个人。”但死亡不会因为在言谈中缺席而在生命里消失;相反,由于它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我们头上,如何正确看待死亡始终是一项重要议题。
认知死亡的过程,其实也是疗愈的过程,它是一场对死亡的预演,目的是在死亡来临时有所为、无所憾。对于隋玉杰、刘谦来说,创立这门课的初衷,就是尽量减少因回避谈论死亡而产生的一系列遗憾乃至不良影响,甚至可以说这是一节“死亡预习课”。隋玉杰在开展社会工作调研时,曾遇到过不少非常痛苦的失独父母。他们的痛苦一方面源于孩子的死亡本身,另一方面也源于没能在孩子生前更好地和其告别的遗憾。因此,她认为,相关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在实习中接触临终者时,具备更好的专业素养、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减少家庭的缺憾。
认知死亡,可以帮助我们挽救一个踌躇的生命。近年来,校园中的自杀事件偶有发生。对此,隋玉杰表示非常痛心。她认为,选择结束生命的学生可能希望有人听他倾诉与死亡相关的事情,但因为我们缺乏对这一迹象的认识,或者不懂得如何开启这一话题,那么如果有人有这种想法,我们无法有效地对其提供心理援助,从而错失挽救生命的良机。她感叹道:“我们在校园中探讨这个问题,是为了能够提高大家对这种情绪的敏感性,最好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
“能够获得临终关怀等与死亡相关的知识”“获得正视死亡的心态”也是死亡课吸引高校同学的亮点。在我们开展的针对高校死亡课程的调查中,有69.23%的人希望通过课程获得社会对于临终关怀的投入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社会与人口学院2019级本科生胡思源也表示,该课程与自己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度比较高,对自己以后的社会实践工作有所助益。
无论是出于课程学习的考虑还是减少个人与家庭由死亡带来的一系列不必要的痛苦,“死亡”这个话题都有必要被搬到理性的阳光下。死亡的可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的神秘。如果相关问题能够被开诚布公地讨论,关于死亡的极端恐惧或极端轻视等错误观念将很可能被发现、被改变,进而使得大众在面对死亡时更加理性。因此,死亡课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