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专业期刊《死亡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定义是:“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切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发展过程。”但其实,死亡课不仅是一种“死亡教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而海德格尔则提出意为“未知死,焉知生”的向死而生之说。我们需要死亡课把我们从极端恐惧与极端轻视的悬崖上拉回,把我们祖先掩在死亡上的重重帷帐揭开,让死亡以死亡的本来面目出现。
死亡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如果说,过去人们避讳谈及死亡是因为缺乏自然科学知识,那么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死亡不应再笼上神秘的面纱,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死亡课把一些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困惑却不敢探讨的东西直直地摆出来,有一种观念冲击的魅力。这门课改变了我,让我学会珍视当下的生活。‘向死而生’,如何让自己短暂的生命有意义,如何通过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帮助爱的人甚至自己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的一段路,其实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或学习的。”黄祎表示。
据中国新闻网统计,中国共有二十余所高校开设了类似的死亡教育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看待死亡。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死亡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同于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高校公开课《哲学·死亡》,我校目前的死亡教育课程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在小部分学生间“试水”。
那么死亡教育课程的未来究竟如何?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死亡课仍处在探索阶段。隋玉杰认为,随着人们对死亡这一话题的观念越来越开放,死亡课将成为继爱情课之后的新增长点:“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学校会开设这样一门课,当然也可能最初这样的课是以生命教育课的形式来上,但实际的主题会涉及到这一方面。”但需要注意,并非人人都适合选修死亡课。隋玉杰表示,由于课程讨论内容涉及临终关怀等细节,建议仍处在亲友去世的悲伤期或者对离世有创伤的同学慎选此门课。
我们需要意识到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不仅要走入课堂,也要走出课堂、来到社会,为更多的人带来思想上的改变。死亡课的终极目标不是应试,而是将其运用于人生,要求我们在现实中关爱生命。经过老师的介绍,黄祎加入了海淀医院的一个临终关怀志愿组,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投入实践。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生梅可也表示:“这节课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隐性的、深远的。课堂上所讲授的一部分概念性的“硬知识”是我们即学即得的,但是观念上的、意义层面的‘软知识’是受益终身的,比如怎么看待生死、怎么理解生前预嘱和器官捐献、现代人的死亡观等,这些话题的讨论也许不会对当下的我产生影响,但是总有一天我会需要用到它们。”
正如隋玉杰所说,死亡课上进行的,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教育。它将帮助同学们理解生命的价值、如何更好地活出生命的光彩。在面临生离死别的时候,能让去世的人心安、让活着的人善别,生死两相安,这才是死亡课乃至生命教育的真正归属。
(文中黄祎、梅可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