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患者被医学检查判定为仅剩一个月的生命时,亲友应不应该告诉患者这个事实?”课堂上,隋玉杰抛出了这个问题。告诉患者实情还是保密?最初,同学们观点不一。但在同学们被要求把自己代入患者视角后,绝大多数人都选择想要知道实情。
“这个场景让我感触很深。”胡思源表示,“死亡课最大的魅力就是讨论的魅力。我们之前以自我为标准考虑死亡,当讨论后,都有了更多角度的思考。因此课堂上往往是把一些饱受争议的话题提出来,然后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而不是直接给出某种结论。”
死亡课中,被谈起的不仅仅是“死亡”这个概念,还有与死亡相伴而来的社会影响、情感问题、相关服务业等内容。根据老师的设计,课程大致分为离世之前与离世之后两部分,前者主要讲述死亡与社会、生前预嘱、器官捐献等生前事宜,后半部分则聚焦丧亲议题。通过教师讲授、外聘专家讲座、聆听丧亲支持一线工作者分享等丰富的授课形式,同学们得以在课上真正进入死亡预演历程之中,生动的形式也让死亡这一话题不再沉重。
“平时大家谈论死亡时,总觉得气氛会非常沉重。其实不然。很多同学受到了触动,但教室气氛不至于十分沉重。”刘谦表示,课堂上大家的表现十分惊艳。同学们积极讲述自己了解到的故事,分享自己关于死亡及相关领域议题的看法。刘谦进一步提到,死亡中包含了很多的元素;当课上不同专业的同学以各自的专业视角来谈死亡的时候,会更丰富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死亡课聚焦死亡这一议题,但不局限于此,关于该议题的讨论还映照着参与者的现实生活。
9月23日,同学们一同在课上观看了《死亡诗社》,剧中角色尼尔因为理想难以实现、现实苦楚难言而选择了自杀。昏暗的灯光下,有人为他的死去低声啜泣。观影结束,隋玉杰要求同学们通过匿名分享观后感的方式进行反思。在收集上的观后感中,一位同学对尼尔走向死亡的原因进行思索,与其情感爆发产生共鸣:“这似乎是我第一次思考我生命失去后的事情,但却不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死亡。理想是浪漫的兴奋剂,但现实却是一粒粒的白米饭。”
在谈起这部电影时,同学们并未止步于分析尼尔自杀这一情节,而是将电影反映的问题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类似的思考与讨论频繁地出现于课堂,同学们在反思死亡的同时,也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活着。
死亡课对生活的介入还体现在更为直接的方面。作为课堂联系,本课程要求同学们采访身边一位三年内经历过亲友离世的人。刘谦提到,有位同学借助这次契机,与母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到外婆去世时她母亲的经历:“平时,她没有太多的机会和自己的母亲讨论这件事情,而这样一次深入的谈话也加深了她们母女之间的理解和关联,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课堂效果。”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往往只关注死亡的结果和与之俱来的悲痛。而在大学的死亡课上,老师与同学谈起的是生前对死亡的安排、是如何抚慰面对死亡的心灵,也是如何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