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李兰妮所著《野地灵光》一书的研讨会在京举行。这本书以亲历者的笔触描绘了精神疾病患者日常的生活状态,使精神疾病患者这一群体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达9.32%;而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620万人。对于那些与病魔周旋已久的人们,已有太多的挣扎、恐惧与外界的误解。这是一片鲜有人驻足的野地,也是一场孤独而疯狂的旅程。
《野地灵光》的叙述在一南一北两个精神病院铺陈开来。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有沉默寡言的四岁自闭症男童,有戴着变形金刚面罩一样的治疗机器的小女孩,有年近半百育有三子、却喜欢看爱情肥皂剧的大姐,也有因亲人离世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莫有爱”女孩……作者用录像回放般的笔触,倾诉着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无奈。
正因理解,所以深刻。这些景象或是作者亲身体验,或是亲眼所见,印证着她“我进入幽暗深谷,用属灵的心寻找光明”的初心。我们终会发现,他们与我们一样,都在各自的命运之中,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地活着。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而言,确诊、治疗与康复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大众的常识性误解、治疗资源与手段的尚不完善、精神疾病复发率高,成为了阻碍精神疾病治疗的三座大山。
许多人轻率地将精神疾病理解为“没想通”,一些社会组织也以帮助患者的名义,将“面对疾病应有永不退缩的态度”“放弃斗争就意味着摒弃自己的意志力”等观点灌输给患者。但问题的症结在于,在疾病的重压之下,旁人看似轻松的所谓“意志力”,对患者而言是一种万分痛苦的折磨。比起意志博弈这类“正确而无用”的建议,精神疾病患者更需要的是专业的医疗诊断和身边人的善意与接纳。而当下心理咨询等介入疗法价格高昂,西药类精神治疗药物也要价不菲,加之疾病复发率高,“住院—回家—复发住院”的循环是患者生活的常态——这些隐痛,都在向他们施加不可承受之重。
同时,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以及部分媒体对少数患者的消极性报道,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病耻感,难以正视疾病。随处可见的道德凝视不利于病情好转,也使痊愈后的他们更难回归普通人的生活。“精神病”“神经病”成了辱骂他人的贬义词,精神疾病患者被视为一种可怕、异己的存在;新闻里偶尔出现的患者暴力伤人事件更固化着大众的负面认知。而事实上,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的常见状态是畏缩、自我封闭与自我伤害,伤害他人的极端案例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他们就像一块幕布,在这里被人印上各种五花八门的观念,而身体背后作为人的部分,以及作为人创作的作品和工作质量,被遮盖了。”
这些经过渲染的叙事、浅薄虚妄的刻板印象,粗暴地将他们置于被大众审判的位置。“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优越与偏见,粗暴而不为人所知地阻碍了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也让“我们”与“他们”在心灵上的共情和理解不再可能。
在精神疾病污名化现象如此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些浅薄的怜悯和自诩高尚的同情,而是破除因无知与傲慢产生的偏见,以共情和关怀消融隔阂。“我们”与“他们”,都不过是用尽全力与命运斗争的平凡人。诗歌、风景、浪漫、爱情,那些美好的、那些让生活有意义的事物,对我们和他们都同样重要。精神疾病患者不需要旁人居高临下的指导与建议,他们需要的是包容,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
“身在旷野的人啊,面对黑暗孤独,你一定会害怕,会绝望。但是,你一定要相信,野地里,一定会有一束灵光为你而来,陪你走出无人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