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

    期次:第498期    阅读:   

@人民日报评论


【我们对猫咪的爱为何无法自拔?】外表乖巧呆萌、步伐“高冷”优雅……提起猫,不少人天然就有一种亲近感。作为养猫群体的生力军,都市青年的工作节奏快、肩上的职场和生存压力不小,猫成为了一种自我情感的投射。在排解漂泊压力、投射精神寄托之外,养猫、撸猫、聊猫,也是一种展现自我、升温情感、润滑社交的方式。


@光明网


【看待年轻人消费不必“居高临下”】如何看待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其实也是如何看待经济趋势,甚至如何看待历史走向。担忧往往来自于陌生,过往几十年的社会经验,有时很难诠释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图景,但这在后发国家是很正常的情况。“时空压缩”的发展速率,一定会不停地制造各种新奇、光怪的现象。对于新现象,不妨以动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也并非一味地在讨好年轻人,社会发展最起码的标志之一,就是人们经济选择的自由,让经济行为脱离过度的道德色彩。从这个角度说,尊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


@中国青年报


【“社交利器”表情包是门好生意吗】90后青年钟超能凭借“乖巧宝宝”表情包收到超过50万元赞赏收入的新闻,曾为表情包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但是对于大部分创作者来说,全职创作、靠表情包收入生活,还只是“看上去很美”。业内人士曹洁用“眼熟”来形容表情包的推广效果,如果一套表情包能让一万个人先对这个形象“眼熟”,那接下来的IP孵化就好开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表情包更像是IP孵化的“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