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登顶的继承者

    期次:第497期    阅读:   

10月19日,汤尤杯落下帷幕,中国羽毛球以“一冠一亚”的成绩圆满收官。女队时隔·年重夺尤杯,而处在新旧交换时期的男队也带来了惊喜。但有些遗憾,病痛还是拖住了周宇奇,四分之一决赛上他因伤无奈退赛,从未来投来的些许光亮又变得闪烁不定。

小时候抱着锻炼身体的单纯目的拿起了球拍,石宇奇并未料到自己的名字有一天会被冠上“时代”的后缀。

石宇奇十几岁便开始在青年比赛中崭露头角。在16年大涨球期间,他连续夺得印尼赛、法国赛和德国赛的冠军,成为国羽冉冉升起的新星;18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中击败林丹,同年十二月,在羽联总决赛中战胜桃田贤斗,拔得头筹;19年苏迪曼杯再次击败桃田,并在世界羽联公开的新一期排名中,冲上世界第二的位置。

人们说,属于石宇奇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随着林丹、谌龙的淡出,远超个人成败的重任被放在了石宇奇的肩上。“石宇奇时代?这个词我几年前就听过了。”面对记者发问,当时的石宇奇打趣回答道,半是实力,半是特属于青年人的傲气。

但他还是没有逃过伤病的纠缠。

19年印尼赛第二轮,石宇奇对战丹麦新星安东森。比赛进行(18)分钟后,比分胶着至6-7,石宇奇稍稍落后。意外在此时悄然降至:在接过一个前场球后,石宇奇扭伤左脚,痛苦地跪倒在地,最终因伤势过重而遗憾退赛。回国后定伤为左脚脚踝副韧带撕裂,像这样的脚部受损,对于一个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正在拉起的时代帷幕被迫停在了中央;巅峰期遇上伤病期,一个运动员的无奈最大也莫过于此。因为伤病,石宇奇三个月未能参加一场比赛,奥运积分排名一度滑到男单第五十六位。

不仅如此,伤愈复出的各项比赛里,他也未能展现出自己的全部实力,其状态甚至可以用“低迷”二字来形容。不论是石宇奇本人,还是场下的观众,都陷入到一种担忧焦灼的情绪之中。

对于所有的运动员来说,伤病都是痛苦无奈,却又难以避免的。面对这么一件逃不开躲不掉的事情,找到其中的和谐共存之道,或许才是真正的出路。

从最开始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慢慢接受,石宇奇在伤病期间想清楚了很多,也成熟了不少。“我每天都在想办法走出来,但走不出来了,每天起床都很疼,只是看上去我在场上对于伤病没有过多的反应,那就认真过好每一天吧。”走不出伤病的石宇奇开始学着和伤病友好地相处。

东奥后,石宇奇的状态开始回升:全运会上,巧夺轻取,重燃希望;苏迪曼杯上,乘风破浪、逆风翻盘,如同王者归来,叱咤羽坛。

和石宇奇的竞技状态一起变暖的,还有人们对他的评价。从崭露头角至现在,网友和球迷们对石宇奇的评价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的反复,大家似乎早已把国羽男单的未来和石宇奇紧紧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