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投入,满载而归

    期次:第497期    阅读:   

10年后,也许志愿者们还会想起,那些把国家会议中心“站穿”的日子。不论处在什么岗位,这次大会都给他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让他们收获颇丰。
最令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旦增平措难忘的是在大使免检口的一个晚上。随着大使陆续来到会场,志愿者们需要在门口欢迎大使。在敲定说什么欢迎词时,他发现也大有文章:说“WelcometoChina”不合适,毕竟大使可能在中国生活很多年了;说“Hello”又显得不正式。最后他们决定说“Welcome”,还加上了微微鞠躬的动作。“最终大使都很喜欢我们小小的‘欢迎仪式’,在场的工作人员也说我们展现了‘大国风范’。”想到这个成功的“Welcome”,旦增平措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说到“大国风范”,许多志愿者在工作中都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垚瑶在大会中获得了和大使直接对话的机会。对话中,肯尼亚驻华大使非常激动地表示,他对中国交通在缓解农村贫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感到十分震撼:“比如农村物流,使农民的农产品可以销售得更好,农民们的收益增加了,我觉得这对中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这种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理念和作为向全世界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亲耳听到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肯定时,李垚瑶深受感动:“我从未如此切实地感觉到,我们的国家是真正在为世界做出很大贡献的、真正有担当的大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0级本科生傅蕾在大会上担任展陈区讲解工作,她对此也深有同感:“我觉得很骄傲,当我帮外国友人戴上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头盔,向他们展示现在中国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海上救援等相关情况的时候,我看出来他们对于这种新技术是很好奇的,他们很惊叹于中国的新创造,(中国的新创造)就像为世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志愿者们还对可持续交通这个新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看法。“大多数人看到‘可持续发展’可能更多想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但在这次大会上我了解到,交通关乎国计民生,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十分重要。”旦增平措通过这次大会,深化了对交通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认识:交通运输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而以绿色、包容、普惠的方式推进可持续交通,会为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贡献。

信息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田忠鑫通过参观各个展区,亲自体验了中国的交通风采。在北京交通展区,他看到了共享单车和太阳能的结合让本身就很绿色低碳的共享单车变得更加环境友好。“我想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它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加清洁美丽的新世界。”田忠鑫说。

如此高级别的会议自然不乏所谓的“大人物”。和高级别国家领导人一刹那的接触也令人刻骨铭心。有一天,工作人员告诉杨尚儒,外交部部长王毅会从他值守的电梯口出会场,并嘱咐他要记得跟部长问好。在确定好的时间,王毅果然经过了他的身边,他怀着些许紧张说了句“部长好”,王毅也亲切地回应了他。“当时还是挺忐忑的,就怕说错话。不过现在想想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高级别的国家领导人,这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唯一后悔的是没有大胆一点和他多交流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