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流转,“置”物再用——校园二手市场内窥镜

    期次:第496期    阅读:   

翻开宿舍楼的小信箱,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宇泽拿出了一整套沉甸甸的英语教材。书极新的成色、几近于无的笔记让她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只花了20多块钱。“购物体验极佳,卖家师兄还给直接送到楼下小信箱,太赚了!”初来人大的她,没多久就尝到了校内二手交易的“甜头”。

校园二手市场的出现由来已久——二手物品往往价格较为低廉,无形中也为大学生减轻了经济负担。相比于购买全新的东西,二手物品似乎也带有一种别样的“烟火气”:略带毛边的二手书,隐约有些刮痕的储物篮,被洗过了几次的玩偶……你是否也有过购买二手货的经验?我校目前的二手市场运行情况如何?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文/本报记者 夏诗仪 谈凯 郑筱然 实习记者 冉伊可 王灿 白皓北 王诗韵 韩佳序 欧阳远 匡相儒 张思薇

图/人大校内二手交易微信群 千库网 张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