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业浪潮中的起伏

    期次:第496期    阅读:   

国风有如此庞大的受众和不可估量的潜力,无怪乎它成为商业秘籍。但是,商业化后的国风,还令人满意吗?一方面,对国风商业化表示支持的言论广泛存在。

很多人认为,国风成为“财富密码”本质上是一件好事,它创造了一个让中国民众乃至世界人民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契机,彰显了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是国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有人提出,国风内容的复杂性及其与现代风尚的不同之处,使得国风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如果要求国风在发轫之初就完全能做到平衡利益与文化,是不太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担忧的声音也不在少数。

一部分国风元素的发展可能有走偏的趋向:内容同质化、为博人眼球而忽视文化主题、跟风赚快钱、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例如国风音乐领域中,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许多国风歌曲仅大量堆砌宏大的词语,导致内容情感空洞,有些甚至为了押韵而忽视情节逻辑。对价值的异化,对流量的崇拜使得一些国风作品中的传统内涵被扭曲,甚至被牺牲。

除此之外,还有人发现了其它细节问题。例如,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国风以服饰、游戏等为主要吸睛点的趋势,客观上限制了大众的关注点,减少了对其他有价值的传统文化载体的关注。确,在某些国风文化的元素大火之时,一些元素如习俗、制度等较为严肃的内容热度则渐渐下降,但其实这些元素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并不亚于那些火爆的元素。观点的碰撞中,国风商业化的复杂之处渐渐浮出水面。

商业化浪潮里,有弄潮儿,也有迷失者,而国风正在这片波涛汹涌中起起伏伏。尽管国风在市场中的确切位置尚属未知,但商业化国风绝不能是简单的复制,而要有思考、有观察、有创新。

虽不能期待商业中存在纯粹单纯的动机,但或许少一点利益之争,多一些文化之寻,将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每一次探索、每一次突破或许都在为国风的现在乃至未来添砖加瓦,我们需要警惕,但更要充满信心。


国风不是无源之水,回看历史,有厚重的记忆托举着它,而展望未来,更有辽阔无际的蓝海等待挖掘。

尽管每一个中国人因不同理由、通过不同途径去欣赏它,但在热爱这件事上,我们达成了共识。被现代物质文化一点点蚕食、解构而内心空洞无依的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一处栖息地——驻足回望、填补空虚、而后继续前行。

也许现代文化让我们变得更关注当下之利,但究其内里,一名中国人会天然地被国风征服,正如身在襁褓时,我们天然崇拜母亲。中国人的骨子里呼唤着传统,不同于一时兴起,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是深刻的,更是持久的,而这正是国风成为潮流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