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潮流日渐澎湃,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日常生活的四肢百骸中。国风之火背后的逻辑在于国风产品在市场机制下的扩散。这意味着不少商家都窥见了这个商机,以国风作为切入点来谋求财富。事实上,在商业圈,国风已然有着“财富密码”的称号。
短视频平台上,李子柒用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诠释国风,在海内外平台收获千万粉丝;抖音创作者肉脸橙用扮演国风角色的方式让诗词中的鲜活人物生长于当下,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游戏中,《江南百景图》以其雕梁画栋的建筑掀起一股国风热潮,风靡一时;《忘川风华录》“每一处细节都将国风国韵贯彻到底”,热度不减。
更时迭代如此久之后,国风为何始终能够在现代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首先,负责输出国风文化的创作者之匠心独具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华东政法大学的王枭同学对此有深入理解:“国风文化发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完成的,需要的是主创团队对这个时代的观察,需要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揉进时代发展的浪潮里。”例如李子柒,尽管她所展示的生活平淡无奇,但她所运用的服饰装束、拍摄剪辑手段等成功为观众打造了一个人人向往的山水田园梦。
刻板、传统的所谓“国风”或许能在市场上短暂繁荣,但不可能获得受众的真心认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忠于传统的国风,也是在“现实”这面多棱镜中映射出的国风,而这面多棱镜如何摆放,有赖于创作者的思考和领悟。此外,官方的政策引导也必不可少。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一些中国人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文化自卑和崇洋媚外的心理,这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国官方倡导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正为国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长久发展的依靠。
当然,受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更是关键一环。受众对国风的认同行为(点赞、购买、转发乃至深度参与)将自己转化为传播者,不断拓宽国风的接受面;更深层次上,他们与国风之间的文化共鸣使得国风在传播深度上有机会延展到精神领域。在“回头看”的同时“往前走”,国风的爆火似乎得其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