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文化IP能给月饼带来什么?】过度包装被禁、送礼文化式微,月饼身上曾附着的奢靡之风、消费主义标签正在被一一摘除。今年中秋来自各地的消息显示,月饼的文化IP功能正在被强化。头顶月明,盘中至味。中国人从来不只是品尝月饼,也要品尝月饼背后的文化意味。这种意味传统上是千里婵娟、家国团圆,也曾一度被异化为奢礼和荣显,现在则在反四风、戒奢糜的社会生态之下、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时间当口,留下了新的可能性,等待更多文化创意填补。我们乐见更多新创意注入这个千年传承的“文化IP”,也期待下一个不同的团圆夜。
@人民日报评论
【美妆产品向儿童下手之风不可长】最近,不少儿童主播靠着“萌娃”“最小”的噱头成为新晋美妆“网红”,更有“跟5岁女童学化纯欲蜜桃妆”的话题受到关注。成人的某类审美取向,出现在儿童美妆直播中,让人顿感“违和”。究其原因,不仅是种种矫饰妆容与儿童面貌之“纯”相反,还因为美妆商家的唯利是图与儿童心理之“纯”相悖。当儿童的思维能力尚不足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审美冲突时,成人作为儿童的守护者,需要勤加引导。让孩子过早化妆、当博主,很可能走在了“坑”娃的路上。
@新京报
【这部“武侠反诈骗宣传片”让人心悦诚服地收下】近日,国家反诈中心的武侠宣传片火了。“我不转账应万变,任凭骗术怎么变。”多重元素混杂的反诈普及宣传,引发网友热议,受到了各地政府机构、主流媒体的转载与点赞。“这比单纯说教更让人印象深刻”,网友直抒胸臆的心声最能体现传播的直观成效。实际上,反诈提醒和诈骗套路普及,一直是职能部门对公宣传的“重镇”,为了宣传反诈,各地也都费尽心思。反诈宣传从来都可以不那么冷冰冰,不刻板地宣教也能达到教人反诈骗的效果,而且效果可能还更好。“反诈武侠片”这类寓教于乐的形式,值得进一步借鉴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