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UC热门词条,你了解多少?
大学四年就像一本词典,不断添加词条的过程也是我们从象牙塔迈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一千多个日夜的书写过程中,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积累经验,培养能力,不断记录,勇往直前。四年之后,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走出校园,进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中。刚刚踏入59号院的你,对于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一定充满了疑问和迷茫吧!那就快快收好这份从学术实践到文体发展都“干货满满”的《RUC入门级词典》,开启属于你的RUC之旅吧!文/校园新闻部 整理图/“中国人民大学”“人大网络新闻社”“人大社会实践”官方公众号
-
卷三·实践篇
吾将上下而求索军训军训一般在大二开学前于军训基地进行,特殊情况下也会在校内进行,时长一般在两周左右。如患有不宜军训的疾病或有其他特殊事由,可以提出请假、减训或免训申请。军训不仅是必修的课程、应尽的义务,也是大家锻炼自我、磨炼意志品质的好机会,这段“痛并快乐着”的经历将成为大学生活难忘的回忆。军训之前,同学们可以向师兄师姐“取经”,也可以多多关注院校老师给予的温馨提示。社会实践秉承“把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理念,我校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目前,我校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师生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千人百村”社会调研、“街巷中国”城市调查等一系列品牌项目受到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同学们将通过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或通过个人实践项目开展实践调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同学们可以登录人大青年网和人大学生社会实践网查看实践体系的进一步介绍,也可关注“人大社会实践”公众号获取实践活动最新动态。大小创“大创”是由教务处组织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面向我校大一、大二的本科生。申报过程中学生自行组团,寻找指导老师,提交申报材料。经过院内选拔推荐后会按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种等级评定,立项公示后约有一年的时间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小创”是指由校团委组织的“‘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学期,面向我校各专业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一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实习作为学生适应工作要求的一种途径,实习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段经历,它将使同学们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也可以带来不同于课堂学习的收获和经验。我校学生通常在大三课业负担相对减轻的时候开始积极地寻找实习工作,或者利用寒暑假准备相关实习,提前为将来的发展做规划。需要指出的是,大四的实习属于教学实践毕业的一部分,占部分学分,不同学院的要求不同。同学们应当及时参考自己学院的培养方案,在适合的时间寻找适合的实习。交换我国与多所外国高校及我国港澳台地区高校有合作协议,每年均向同学们提供大量交换生名额,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提前进行申请。一般学生选择交换的时间多集中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交换是一个感知不同文化、体验不同环境的机会,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本科生申请出国读研一般在大四学期初,有意向的同学们需要较早对此进行规划,准备好交换项目所需的各方面成绩,比如托福、雅思、GRE等等。毕业毕业论文的答辩完美结束,穿着学位服的身影出现在校园,毕业典礼在欢笑与泪水中举办……毕业季就这样悄然到来了。四年后的六月,将是你们大学本科四年路程的最后一站,这时的校园里总是充满了离愁别绪,也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为了给本科四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同学们可以时常关注培养方案中自己专业的课程修读要求,及时修满相应学分。也祝愿同学们能够发现人生的方向,拥有光明的未来。除了学习、实践和特色活动,更多的校园“词条”正等待你来解锁。在这里,你我一起释放少年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让每一天都焕发出无限光亮。在踏入这方美丽校园后,快来书写独属于你的《RUC词典》吧!2019级军训“千人百村”社会实践毕业歌会毕业照
-
卷二·特色篇
万紫千红春满园读史读经典按照我校“本科生人才培养路线图”的规定,作为重点项目之一的读史读经典项目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实施。学生需要在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上学期集中进行为期一年的经典研习计划。其中“经典历史著作课外阅读”纳入通识教育模块必修课,“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纳入该模块选修课,各计2学分。必修课分为“史学阅读”和“读史实践”两部分,“史学阅读”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精读2本、泛读3本通史和断代史经典,每学期提交一份读书报告;“读史实践”要求学生至少参加10次与历史相关的实践活动,项目后期进行总结评估、汇编笔记和调研,形成活动成果。“五四”文化艺术节“五四”文化艺术节是校团委主办的传统校园文化艺术节日,是我校一年一度的盛大文化活动,既为同学打造了一个承载文艺情怀的平台,也弘扬了“五四”精神。该活动下设主持人评比、音乐素质、情景剧等多项单项比赛,是各学院和同学们展示自身风采的好机会。参赛作品以原创为主,旨在传承“五四”青年精神、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展现同学们的精神风貌。“一二·九”合唱音乐节我校每年都会在十二月举办“一二·九”合唱音乐节,以此来纪念1935年那场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这场爱国主义运动中,北平数千名大学生自发结成示威游行队伍,大声喊出“反对华北自治,反抗帝国主义”的口号。即使这段历史距今已86年,它所传递出的精神仍旧生生不息,在我校举办的活动中继续传扬。“一二·九”合唱音乐节作为我校最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之一,传统悠久、覆盖面广、影响深入广泛,每年参与师生逾三千人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活动中,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在表达爱国情感的同时也深刻地了解爱国精神在当下的时代意义。健美操大赛我校每年都会在11、12月举办健美操大赛。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传统品牌赛事,健美操大赛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同学们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大赛弘扬体育精神,倡导强健体魄,创新比赛形式和内容,将奋勇拼搏的青春气息与优美动人的舞姿相结合,将团结筑梦的精神和青春活力的动作相结合,充分展现了人大学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拼搏精神和蓬勃向上的青春风采。辩论赛我校辩论之风十分浓厚,学子们通过辩论赛上的精彩表现展示自我,使辩论赛成为我校知名学生活动之一。辩论赛至今已经举办27届,每年的校辩论赛总决赛更是展现了同学们的灵活的头脑和机敏的口才。同学们如果对辩论感兴趣,可以加入辩论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百团大战”除一些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青年人大》报社、勤工助学服务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艺术团、学生文艺联盟、学生社团服务中心、学生学业发展协会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中心等)外,我校还有近百个不同门类的学生社团。这些学生社团由学生社团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在学生社团服务中心的组织下,每年9、10月,近百个学生社团将共同举行一场大型的招新展示活动,俗称“百团大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加入不同种类的社团,每位同学可加入的社团数量不限。国际小学期国际小学期,又叫作暑期学校。一般而言,在校本科生需要在三个暑假中至少参加一次国际小学期的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学科的课程,所有课程均为32学时,计2个学分,课时时长跨度为2—4个星期不等。国际小学期课程大多为全英文课程,其中许多任教老师来自外国高校,大家不仅有机会学习到前沿的学科知识,还有机会结识在全球各地求学的小伙伴!“一二·九”合唱音乐节健美操大赛“百团大战”
-
卷一·学习篇
读书不觉春已深选课在RUC,课程选择相对自由,除了一些专业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外,其他类别的课程都是由同学们自行在“微人大”系统的“本科教学管理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界面选择的。选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随机筛选,与选课时间先后无关,但是有一定的筛选规则,其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志愿(第一志愿优先)、年级(高年级优先)、学分(已修学分少的学生优先),在上述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采取随机确定的方式。第二阶段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阶段仍为随机筛选,后半阶段采取时间优先的原则。第三阶段在新学期初开始,同学们可在剩余课程中选择,按照时间优先原则进行,补修选课和重修选课也是在这一阶段进行。开学后前两周为试听阶段,学生在所有选课期间和试听期间均可退课。GPA同学们心心念念的GPA指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与奖学金评定、保研等有关。GPA按照课程学期的最终分数评定,评定标准如下图所示。英语分级考试除了英语专业的同学,其他专业的同学开学后都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分级考试。考试通常在新生入学报到的一周内进行,时长两个小时。根据考试结果,新生会被分到不同级别的英语班,分别是二级、三级、四级和四级英语实验班。其中四级实验班起点最高,课程难度也最大,但是如果英语实验班的同学选择副修英语专业,可享受减免部分学分的优惠政策。不同级别的同学必修英语课的学分不同,从二级到四级,修读学分依次减少。同时,不同级别的同学被允许初次报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四级班的同学可报名参加入学当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三级、二级同学可以报考的时间依次推迟一个学期。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6月和12月,考试地点在本校。我校学生报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需要在“微人大”系统的相关栏目中进行,或直接登录四、六级考试报名网站进行报名。四级考试通过后方可进行六级考试的报名。需要注意的是,六级考试在第一阶段开放总考位数的70%,仅限已达到报名条件但未参加过考试及考试成绩未达到425分的学生报名。第二阶段开放剩余的30%名额,所有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报名。我校教务处会在官网提前发布通知,想要参加四、六级考试的同学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报名缴费的时间哦!期末考试周根据校历,我校每学期的最后两周为考试周。部分课程会在考试周前进行随堂考试或者以其他形式结课,其余课程的考试会在考试周内集中进行。考试周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学期中最为辛苦的日子。同学们需要对大量知识进行复习和记忆,因此求是楼通宵自习室等“刷夜圣地”在期末考试周常常灯火通明,其余的教室也会相应延长开放时间。这里要提醒大家,平时的学习要稳扎稳打,这样到了期末就不会太辛苦啦!副修为促进学生跨学科专业学习,学校实行副修制度。计划副修的学生在选课阶段,根据拟副修专业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跨学科专业选修”类别中选择相关的课程进行研修。所选课程成绩在申请副修认证前全部计入“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类别,修满一定要求的副修课程学分后,学生于大学四年级秋季学期通过“微人大”系统提交副修认证申请。学生经认证获得副修资格后,需缴纳副修课程(不包括同时计入主副修成绩单的课程)的学习费用,具体标准及流程由学校根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相关规定另行制定;之后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余下的课程学习方可最终取得副修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证书。除了自主选修,学校还设置了17个荣誉副修学位,开设“私人订制金课”。不同于一般的副修制度,“荣誉副修”是我校深化“通识+专业+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举措。考研与保研很多同学会选择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在国内读研深造。在国内读研有两种途径:考研或保研。考研,也就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在大四学年的12月份进行,考试内容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如果通过了初试,下一步便是参加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复试,学校将通过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选拔,最终确定录取名单。保研就是“推免”,即“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筛选,包含一般类别保研(即学习保研)、支教保研、退役保研、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学院依照学校下达的推免指标,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以此确定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名单。大多数学院的综合测评成绩按照“学习成绩×80%+科研能力×10%+综合素质×10%”的方式计算,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直接由学校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