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
在RUC,课程选择相对自由,除了一些专业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外,其他类别的课程都是由同学们自行在“微人大”系统的“本科教学管理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界面选择的。
选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随机筛选,与选课时间先后无关,但是有一定的筛选规则,其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志愿(第一志愿优先)、年级(高年级优先)、学分(已修学分少的学生优先),在上述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采取随机确定的方式。第二阶段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阶段仍为随机筛选,后半阶段采取时间优先的原则。第三阶段在新学期初开始,同学们可在剩余课程中选择,按照时间优先原则进行,补修选课和重修选课也是在这一阶段进行。
开学后前两周为试听阶段,学生在所有选课期间和试听期间均可退课。
GPA
同学们心心念念的GPA指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与奖学金评定、保研等有关。GPA按照课程学期的最终分数评定,评定标准如下图所示。
英语分级考试
除了英语专业的同学,其他专业的同学开学后都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分级考试。考试通常在新生入学报到的一周内进行,时长两个小时。根据考试结果,新生会被分到不同级别的英语班,分别是二级、三级、四级和四级英语实验班。其中四级实验班起点最高,课程难度也最大,但是如果英语实验班的同学选择副修英语专业,可享受减免部分学分的优惠政策。
不同级别的同学必修英语课的学分不同,从二级到四级,修读学分依次减少。同时,不同级别的同学被允许初次报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四级班的同学可报名参加入学当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三级、二级同学可以报考的时间依次推迟一个学期。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6月和12月,考试地点在本校。
我校学生报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需要在“微人大”系统的相关栏目中进行,或直接登录四、六级考试报名网站进行报名。四级考试通过后方可进行六级考试的报名。需要注意的是,六级考试在第一阶段开放总考位数的70%,仅限已达到报名条件但未参加过考试及考试成绩未达到425分的学生报名。第二阶段开放剩余的30%名额,所有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报名。我校教务处会在官网提前发布通知,想要参加四、六级考试的同学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报名缴费的时间哦!
期末考试周
根据校历,我校每学期的最后两周为考试周。部分课程会在考试周前进行随堂考试或者以其他形式结课,其余课程的考试会在考试周内集中进行。
考试周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学期中最为辛苦的日子。同学们需要对大量知识进行复习和记忆,因此求是楼通宵自习室等“刷夜圣地”在期末考试周常常灯火通明,其余的教室也会相应延长开放时间。这里要提醒大家,平时的学习要稳扎稳打,这样到了期末就不会太辛苦啦!
副修
为促进学生跨学科专业学习,学校实行副修制度。计划副修的学生在选课阶段,根据拟副修专业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跨学科专业选修”类别中选择相关的课程进行研修。所选课程成绩在申请副修认证前全部计入“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类别,修满一定要求的副修课程学分后,学生于大学四年级秋季学期通过“微人大”系统提交副修认证申请。学生经认证获得副修资格后,需缴纳副修课程(不包括同时计入主副修成绩单的课程)的学习费用,具体标准及流程由学校根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相关规定另行制定;之后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余下的课程学习方可最终取得副修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证书。
除了自主选修,学校还设置了17个荣誉副修学位,开设“私人订制金课”。不同于一般的副修制度,“荣誉副修”是我校深化“通识+专业+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举措。
考研与保研
很多同学会选择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在国内读研深造。在国内读研有两种途径:考研或保研。
考研,也就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在大四学年的12月份进行,考试内容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如果通过了初试,下一步便是参加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复试,学校将通过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选拔,最终确定录取名单。
保研就是“推免”,即“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筛选,包含一般类别保研(即学习保研)、支教保研、退役保研、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学院依照学校下达的推免指标,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以此确定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名单。大多数学院的综合测评成绩按照“学习成绩×80%+科研能力×10%+综合素质×10%”的方式计算,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直接由学校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