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为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同志,中国人民大学于1983年设立了吴玉章奖金,2002年更名为吴玉章基金,主要用于奖励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和学者。
经过30余年的努力和发展,吴玉章基金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影响。2012年,吴玉章基金首度设立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旨在奖励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现仍活跃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的中国公民;该奖采用遴选委员会遴选方式产生,奖励金额为每人100万元。
冯其庸
洗尽铅华,独领风骚
冯其庸(1924-2017),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他曾任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等职。
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三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2010年,在他从教60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发来贺信,称赞他“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为国学新时期的发展,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12月,冯其庸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2017年5月,冯其庸当选第27届全国书博会“致敬读书人物”。
邬沧萍
独树一帜,桃李天下
邬沧萍(1922-),广东广州人,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社会老年学家、统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最早从事现代人口学和老年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先后于北京辅仁大学、中央财经学院任教,1953年被安排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统计学。1971年,中国受邀参加联合国各种人口问题讨论,邬沧萍教授开始进行人口研究。1974年,世界第三次人口大会后,我国正式成立专门人口研究机构,他全身心地投入了人口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如今,邬沧萍教授是中国研究人口问题为时最长的一位。作为中国人口学与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邬沧萍教授开创了中国现代人口学的诸多“第一”:创办我国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第一个人口学系、第一份人口学学术期刊《人口研究》杂志、第一个国际人口学培训机构等。20世纪80年代起,邬沧萍教授开始研究中国老年学,是我国“健康老龄化”理论的最早倡导者。改革开放后,他先后独著、合著、编辑、副主编、翻译并公开出版了教科书、专著、译著、辞典等30多部(本)。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社会科学》等知名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戴逸
博古通今,心怀家国
戴逸(1926-),江苏常熟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历史系主任。他是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之一,专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当今贯通清前期史和近代史而兼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博士生导师二任于一身者仅戴逸先生一人。
戴逸早年就学于苏州中学、常熟中学,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戴逸39岁时参与了新中国首次清史编纂的工作。到1973年返回北京,他和一部分同志拨归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了《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书。1978年,52岁的戴逸重回人大,并担任清史研究所所长。从1980年起,戴逸主持编写了70余万字的《简明清史》,之后又先后主持编写了《清通鉴》《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著作。在戴逸等老前辈的呼吁之下,2002年国家最终批准第四次重修清史,76岁的戴逸被任命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对此,他“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因“能够为此尽绵薄之力,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而喜;也因担心做得不够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后代”而惧。
黄达
金融泰斗,治学有方
黄达(1925-),天津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他1991年11月至1994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现任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
2001年,黄达教授与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教授共同冠名设立“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跟踪经济学尤其是财政金融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构筑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从2001年春末开始,黄达教授七十高龄潜心编述《金融学》。他被业界誉为“金融泰斗”,被学生亲切地称呼“老校长”。
黄达教授对学术的态度一丝不苟。在担任人民大学校长时,即使行政事务再繁忙,他依旧笔耕不辍,保持着对金融学前沿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先生既有大胆质疑、不囿传统的魄力和作为,更有谦逊严谨的治学品格。那些曾经活跃在他课堂上的学生,现大部分都已成为中国金融学领域的中坚力量。对此,先生只是谦虚一笑:“我除了教书育人没有做什么其他事情,这辈子只是留下了几本教材。”
罗国杰
皓首穷经,孜孜不倦
罗国杰(1928-2015),河南内乡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理论的创建者。
罗国杰先生为人谦逊、慎独、达观;为学勤勉、严谨、创新;其学术思想声名远播,蜚声国内外;其道德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走进中南海,纵论历代治国理政经验之得失;他建言献策,其思想被采纳并被写入中央文件;他立足现实,关注社会道德建设;他尊重传统,致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罗国杰先生心系国家民族,关注中国前途和民族大业。六十载笔耕不辍,诲人不倦,铸就泰山风范。耄耋之年仍潜心思考,谱写道德文章。
陈先达
立足实践,另辟蹊径
陈先达(1930-),江西鄱阳人,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市社科联顾问、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先达著作有《陈先达文集》《哲学闲思录》等,其作品曾分别获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等多种奖项。
陈先达的著作“把哲学的深沉、文学的优美、历史的丰富结合在一起”,因而专业的哲学工作者不会认为肤浅,非哲学专业的人也会由此生发对哲学的兴趣。他还指出:“应立足当代实践,通过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发现一些我过去没有注意的论述和曾经发生过的某种误读,但任何新的重读都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丰富和补充”,这为如何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获得启迪、如何正确中国化指明了道路。
方汉奇
笔耕不辍,一世师表
方汉奇(1926-),广东普宁人。他1950年毕业于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1951年起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至今。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泰斗。2017年9月28日,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同年12月24日,方汉奇宣布捐出100万奖金,助力新闻史研究工作。
方汉奇治学勤奋,厚积薄发。他手摘笔录几十年不辍,居室中四壁皆书。他也是国内外收藏中国新闻史书刊最多、最全的个人。在勤奋治学的基础上,方汉奇先后撰写和主编了《报刊史话》《中国古代的报纸》《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等教材和著作。他博闻强识,诲人不倦,在新闻界有“活字典”之誉。凡有询问古今新闻事业之人和事者,他都不计时间和精力,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来信必复、来访必见,其学问品德,堪称一世师表。
吴易风
高风亮节,忠于真理
吴易风(1932-),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他1950-1952年在江苏扬州苏北机关学校任教师,1955-1959年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1959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任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至今。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前会长和现名誉会长,山东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特约顾问。2018年12月,吴易风获颁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同时宣布捐赠奖金和身后房产设立奖学金。
吴易风教授治学严谨,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不唯上,不媚俗,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系统地批判性研究的领军者,是很早就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旗帜鲜明的抵制和批判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信仰坚定,品德高尚,曾将自己获得的北京市劳动模范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吴易风教授勤勉从教六十八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