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词条“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开设恋爱课”和“教育部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齐齐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很需要这门课程”。事实上,高校恋爱课这一话题并不新鲜,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曾被多次提及。恋爱课的基本目的是让每一位同学都学有所得,而高校恋爱课在社交媒体屡登热搜,恰恰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现行课程未必真正满足了学生的需求,高校恋爱课发展仍道阻且长。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恋爱往往遭遇多重阻力,来自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担忧让各类主体都对早恋持否定态度。在此情况下,学生对恋爱知之甚少,在抱有强烈好奇心的同时也十分迷茫。与此同时,一些负面新闻也给初入大学的学生心目中的爱情蒙上了一层阴影:北大女生包丽自杀事件、锦江学院情杀事件等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同样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观,让恋爱教育几乎成为一门现实层面上的必修课。
大学生群体自身对恋爱课也颇为向往。2020年,中青校媒曾面向全国1028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同时,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与发展,当代年轻人正在经历恋爱与婚姻观念的转型。恋爱、婚姻都是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严肃学科的重要议题,更与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关。比起从恋爱课中学到恋爱技巧,大学生更希望在课程中学到如何认识自我、健全人格,从而更好地回答人生中的重要问题。
但在现实中,恋爱课的发展受到高校课程体系的制约,很难完全满足大学生的根本需求。纵览各高校已经开设的课程,如火爆一时的天津大学恋爱课、武汉大学恋爱心理学讲座,许多共性问题逐渐显现。其一,学生的恋爱观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恋爱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时时更新,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其二,恋爱课并没有公认的评分标准,难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学分制度下极有可能成为学生凑学分的“水课”。
与此同时,恋爱所涉及的性别等深层次问题,也向恋爱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恋爱课的课堂上,授课教师面对的是数十名甚至数百名学生。不同学生的性格和恋爱观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为了更好的授课效果,教师往往只能从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出发进行讲授,因此“性别”成为了恋爱课上最常见的分类标准。但是,这种“一刀切”的分类方法可能会使学生不自觉地在某些标签上“对号入座”,无形之中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更有可能造成两性关系中男女双方观念上的不平等。
此外,恋爱课也存在对性少数群体的边缘化的问题。大多数恋爱课都默认“男女异性”为恋爱双方,在无形之中忽视了其他性向人群的存在。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给予正向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也是各高校需要回答的问题。
恋爱课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亲密关系、树立健全人格的责任。多番“重提”,既有来自各方的问题与挑战,也有期盼与展望;一次次自发的讨论,在提醒着恋爱课发展道阻且长的同时,也为高校恋爱课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与探索方向。
文/董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