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2022年的秋天,一切与往常没什么不同,但又如此独一无二。高中三年的翻山越岭暂时告一段落,你怀揣人生旅途中一张崭新的单行票,惴惴不安又满怀期许地来到这里。
收到红匣烫金的录取通知书时,你一定欣喜万分。“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口号镌刻其上,那是人大人专属的铿锵印记。打开礼盒、看见齿轮旋转的时候,你一定能听到历史的悠悠回响——
她从满城烽火中走来,无数革命者、奋斗者、牺牲者抚摸过陕北公学的黄砖灰瓦,教员的谆谆教诲掷地有声,学子们投身革命,奔赴时代的潮头;无数立志者、思想者、实干者的呼声回荡在人民大学的绿树红墙间,穿越厚重的时空依旧铮铮作响。前辈们在峥嵘岁月中闪耀,照亮了人民大学的昨天与今天。从1937年到2022年,八十五年的历史和底蕴沉淀出人民大学的赤子情怀,凝聚成每一个人大学子昂首无畏的骄傲。
人大有着她赓续红色血脉的独一无二的使命,而她也正敞开怀抱,期待与每一个无可替代的你相拥。
你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抱不同的理念与志向,却因为一致的选择,站在了同一座校门前。当你踏入这个校门时,是否也曾想象,你将在这个校园里经历无数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相识,第一次在教二草坪吹夏天的晚风,第一次为抢课成功而雀跃欢呼……这些“第一次”像诗歌、像电影,也正是你所要经历的一切。
激动之余,你的心中也许还存有疑虑和迷茫。初入大学,你也许还不习惯面对通向不同终点的道路,也许会在复杂的交叉路口踟蹰不前,在茫然中晕头转向。你的第一课或许没那么宏大,不是去追问人生的意义、找寻生命的答案,而是始于选择汲取什么样的知识,交往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合理安排学业。在对一个个微小的问题的思索中,你会体验到独属于自己的、生活的真意。
纷乱细碎的杂务中,你可能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罅隙。保研率、就业率……也许你正搜寻着这些量化的数字,衡量自己与金字塔顶尖的距离,在“内卷”与“躺平”间定位自己。但你无需过分慌张,因为所有理想都始于脚下,所有的选择都需要慢慢探索,才会变得清晰。如果不花费时间去找到大学生活的平衡点、一步步搭建属于自己的高塔,又如何能够摘得你的那块月亮?
无论你选择哪一条道路,以何种步调走过在人大的这段路程,我们都愿意理解和陪伴。人民大学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试验棚,所有独特的爱好与天马行空的创想,都能在这里稳稳地扎根、飞快地抽条儿、恣意地生长。四年后的你伴着熟悉的蝉鸣、途径熟悉的教室的时候,一定会想起今时今日灿烂的阳光与喧闹的人群,以及你所选择的四年时光。
对新学期的期待、对遥远未来的规划,不能马上得见答案,却能敦促你深究和透视世界。即便时代的挑战汹涌澎湃,将太多理想冲刷成泥沙,人大依然会是你走入社会前栖息的船港。希冀你能保持少年意气,“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去找到独一份的自我,为社会做出独一份的贡献。
习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寄语青年:“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作为人大的新一代,你大可以青春作纸,以时代为笔,肆意挥毫,书写独属于你的生命之诗。天生浪漫的歌者和目光敏锐的实干家,在这里都无可替代,多元的碰撞与交融,才构筑出独一无二的人大。
百年以前,李大钊先生曾对青年振臂大呼:“青年锐进之子,宜有江流不转之精神,屹然独立之气魄,冲荡其潮流,抵拒其势力。”乘风破浪,迢迢乎远,征途才刚刚开始。大风聚水,浩然起浪。期待秋风相随,与你在人大相遇。
祝:一切顺利!愿人民大学这方新世界,是你书写独特青春的王国。
文/本报编辑部